重庆两江新区童心青禾小学的劳动实践课极具特色,注重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与价值。以下是相关介绍: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农耕劳动课:自一年级开始便成为课程的一部分。2025年9月11日,该校280余名四年级学生参与了收割水稻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光着脚丫、卷起裤腿,走进校园稻田,亲手割稻、打谷。学校还准备了传统风车、簸箕和石墩,将空地变成打谷场,让学生体验传统的稻谷收割过程。自然劳动课:学校会根据24节气种植的植物开发自然劳动系列课程。如在小满时节,组织六年级毕业生进行捉泥鳅活动,让学生在泥塘中通过抓泥鳅锻炼观察力、协作力和耐心,感受农耕文化中“物至于此,小得盈满”的智慧。 课程目标明确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旨在让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理解与珍惜,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提高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增强体力、毅力与合作精神,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实施依托独特资源童心青禾小学是一所在城市中心生长的自然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保留了几百种野生植物,几十亩农地分布于楼上地下,一年四季农作物不断档,三百多种植物不停歇,立足“博物馆式学校”得天独厚的劳动空间及自然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三级课程体系,以德育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劳动必修课,在基础课程中开展学科融合课,在实践课程中推进主题项目式劳动课。
|
|